【作 者】 |
李家同
台大電機系學士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部電機博士
清華大學應數研究所所長
資訊研究所所長
電機系系主任
工學院院長
前任暨南.靜宜大學校長
現任暨南大學教授 |
【出版者 】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5號
電話:02-23620308 27627429
|
【作者介紹】
李教授熱愛文學,由於他的宗教信仰和他服務弱勢團體的經
驗,他的文章帶有人道主義色彩,只因為他不說教,他的小說非常有趣。據了解李家同先生係李鴻章的後代,因與李鴻章同一天出生,故名「家同」。家世很好,默默行善,不為人知,年輕時常到新竹縣寶山鄉的德蘭中心及台北監獄擔任義工,近年甚至遠赴印度加爾各答德蕾莎修女所創辦的垂死之家當義工,對一個學科學的人而言,具備如此高的人文關懷素養頗不簡單。
|
【內容簡述】 |
二十八篇的文章內容,取其中一篇「讓高牆倒下吧」為書名,是因為李家同先生認為我們的心被一堵高高厚厚的牆封閉起來,牆讓你我的心逐漸冷漠,逐漸僵硬,他教我們推倒,讓我們走出去,心牆能拆除,人的善性才得以發揮。
文章內容很多都是作者親身的經驗,有些則出自創作,從書中可以讀出作者厭惡死刑,更厭惡戰爭,他尊重生命,特別關懷窮人,反對在人類中強調物競天擇,希望大家能寬恕別人,希望大家知道「愛人」比「被愛」重要。在文章中,介紹了我們可以力行的具體做法,藉以完成生命的真義,打造一把開啟心靈之門的鑰匙。
「紐特,你為什麼殺了我」、「我只有八歲」、「山谷裡的丁香花」、「週五的夢魘」在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戰爭興衝突到處充斥,舉目可見,然而戰爭是可怕的,戰爭代表人心是貪婪無止盡的,它所造成恐怖的結果,是無窮盡的痛苦和悲哀。和諧相處與共存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功課,事實上「和平」之道,建立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真誠相待、愛與關懷,和諧是珍貴,和平是我們所渴望的,減少衝突、創造和平,是萬物之靈的進步指標。
「屋頂」、「讓高牆倒下吧」文中探討人類皆需要愛與被愛,及如何去尊重生命。德蕾莎修女來自歐洲,派調至印度的加爾各答,原先住在一所宏偉的修道院內,裡面有花園、草坪,生活相當安定舒適,後來能走出高牆,以窮人之姿態,服務最窮的人,將生命價值做了最大的發揮,實在是因為她有高貴慈悲的情操,堅忍不拔的毅力,超人的智慧,難能可貴,令人欽佩。
「我是誰?」「視力與偏見」「我長大了」「車票」文中內容在思索生命真實的意義何在?當生命走到盡頭,什麼才是真正可以帶得走的?生命有無意義不在乎富不富、貴不貴、美不美、出不出名、健全不健全,而在於您有沒有慈悲關懷的情懷,助人的行動,正確的見解和真誠的付出。生命的意義唯有出於誠心的對待另一個或另一群生命時才有真實的存在和顯現。生命在為另一個或另一群生命真誠地付出時,才能大放光彩。
「十全十美的一天」、「我的媽媽來看我」、「副作用」、「天堂與地獄」,從文章中去了解「牆裡人」和「牆外人」其內心世界有何不同,及如何開啟那扇心牆之門。當我們學習寬闊的心胸面對一切外在事物,而追求之重心應以向內往心靈提升為主,物質為輔。並藉物質提升心靈,最後超越物質。
|
【問題引導】 |
- 你覺得自己心中的貧窮為何?如何讓自己富有?
- 回顧一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所擁有是的一連串頭銜,臨終時都不能帶走,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能帶走的?
- 透過比對牆裡人與牆外人(走出心門的人)的心靈世界,體認到牆外人的心靈高貴,你是否感受到打造一把開啟心靈鑰匙的方法為何?你是否也想到要有一些實際行動?
(福智文教基金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