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類軟體在教學上的應用
  
   比起過去動輒數十冊的百科全書來說,而今小小薄薄的一片光碟,就能將所有資料完整儲存,加上方便查詢、簡單易懂的人性化操作介面,以及藉多媒體聲光、影、音、動畫等效果,來輔助傳統平面文字、圖片解說之不足的功能,所謂的「多媒體電子百科全書」,既可減少藏書空間,又可節省搜尋資料的時間,的確蠻符合現代人講求效率、渴望空間的需求。

一般人對待百科全書的方式有兩種:擺在書架上裝飾,和碰到「疑難雜症」時查詢。就多媒體電子百科全書類軟體來說,裝飾和凸顯「有知識水準」 的假象似乎已不具意義,而有疑惑時才加以利用,雖說是多數人的習慣,但要想讓這類軟體和教學軟體畫上等號,並確實發揮其教育功能,如此對待方式,顯然不夠積極。

要知道,人類知識的產生,大多是因為需要運用智慧去建構一個新方法或新策略,來解決生活上所遭遇的問題;當新方法解決問題的同時,新的知識方得以產生。我們必須確信的是,教育的重點應在於智慧與思考邏輯的啟發,而不在於觀念與知識的灌輸。因此,當我們提供給學習者各樣電子百科全書的同時,並不表示,我們給了他一個「圖書館」或是一個「全能老師」,也就給了他智慧、給了他知識。理想的教學方法,必須設計一些和學習者過去經驗有關、現階段認知能力相當,並能激發其興趣的「問題」
,讓他像科學家一樣的運用自己的智慧,在「電子圖書館」裡「翻閱」各種電子百科全書,來檢索需要的知識;也就是說,經由不斷的醞釀問題、發覺問題、解決問題等過程來感受問題的價值,並衍生出自己的智慧。

比方說,我們可以出一個像「我最想養的小動物」這樣的題目,讓孩子自己決定「那是什麼?」。之後,順著孩子的興趣與程度,儘量提出能夠刺激他利用電子百科全書查詢資料的相關問題,以養成其檢索資料的習慣和能力。例如:「為什麼最喜歡養牠?」「牠最特別的地方是什麼?」「牠會長多大?」「牠會活多久?」「牠有沒有骨頭?比人多嗎?」「牠為什麼不是植物?」﹒﹒﹒等等。多媒體電子百科全書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它能讓學習者快速地跟隨著自己的思考路徑(即使是非常不系統化的),檢索到相關資料。鼓勵孩子把查到的資料整理出來,有的百科類軟體本身已提供了列印資料的功能,如果沒有,亦可利用其他軟體將資料畫面印出,再加上自己的說明;或者讓孩子完全自己動手畫、動手寫,做一本屬於個人的「某某動物小百科」的書,相信孩子都會喜歡的!

科展中心/蔣靜靜(自立早報 家有電腦小老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