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更適合學電腦嗎?

一旦被貼上“外向或內向”的標籤,學習的方向便會偏差

外向與內向的分野很難界定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我的小孩因為外向,耐性差,所以背的科目就考得比較差,但是他對於需要動腦筋的科目,例如數學就考得比較好」。而有些家長則說:「我的小孩因為較內向,所以比較喜歡閱讀,在文科方面表現較好,但是,數學方面的推理能力就較差」。其實,在這些「因為」「所以」當中我們唯一可以得到的訊息是家長並不完全瞭解小孩在每個“喜歡”與“不喜歡”的背後所隱藏的真正原因。因此,家長只好用很概略的方式將小孩分類,其實,這樣“把小孩貼上標籤”的方式正是在誤導他以後學習的方向。

一旦被貼上“外向或內向”的標籤,學習的方向便會偏差

貼上“外向標籤”的孩子,父母必然會將重心放在他的數理方面,而忽略他在文學方面的學習,當小孩上了國中或高中,所要看的書增多,而且數學的題目也由小學階段的「短且著重計算」方面轉成「長且著重推理」,此時,孩子因為對於文字的解讀能力沒有被長期培養,所以對於冗長的文字沒有耐性。而被貼上“內向標籤”的孩子,父母在認為其數理觀念已經差了,只好加強文科的能力,所以孩子在父母這種暗示下會對數學失去信心,放棄不容易得分的學科,在求學路途上會走得較辛苦。所以小孩一但被貼上標籤,不管內向或外向都會造成他學習上的偏差,更會讓他在臺灣這種教育環境再次不合理的分配。也許你會問「我們不應該依據孩子的興趣讓他去發展嗎?」其實,孩子真正能發展興趣的時間是過了國中以後,有的甚至是上了大學才恍然大悟自己選錯系。小學到國中階段是小孩各種能力的培養期,各種知識缺一不可,若以外向或內向誤導了小孩的學習,會太早使小孩與另一個領域絕緣,相當可惜。

電腦的學習與學習方式和學習的用途有很大的關係

有人覺得電腦是新的東西,而新東西的學習對於腦筋動的較快的小孩較適合,而腦筋動得快的小孩往往又與外向的小孩畫上等號,於是一個不成文的推論就產生了外向的小孩較適合學電腦。其實小孩子的學習能力與個性沒有絕對的關係,小孩的學習與學習的方式和用途才有絕對的關係。以學習的方式來說,您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些老師一上課就打開課本,口中念念有詞,對於學生的學習需求漠視,雖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我不想教你們」,但是他的動作已經明顯的告訴學生「我不想教你們,別來煩我」。這樣的教學無法使學生對課業產生興趣。但是,如果教學的老師是一個懂得引導學生進入課本,又是一個會把課本內的知識放入生活的人,「學習」對學生來說就變得相當容易和熟悉。電腦的學習也是一樣,一個教學生死背指令的老師和一個用有趣的方式介紹指令的老師,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定是不同的。

不管你的小孩正在學電腦或已經學過電腦,你一定曾碰到別人問你「他那麼小,學電腦要做什麼?」,其實原因往往可用一句話帶過「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強」。但是,家長往往忘記小孩與大人一樣,做任何事都需要動機與誘因。大人讓小孩學電腦的動機是希望小孩“將來“比別人強。對家長來說,讓小孩學電腦的用意是放在“將來”,但對於小孩來說,學電腦是會剝奪他玩的時間,看起來似乎家長與小孩的需求沒有交集點,於是你可以看到家長勉強送小孩去上電腦課,結果是換來一張孩子不領情的臭臉。「難道為小孩著想也錯了嗎?」其實用意沒錯,但是觀念錯誤。回歸到電腦的用途來說,對於大人而言,電腦是用來解決工作上的事情,例如做報告、記錄、計算等,對大人而言電腦是生活必需品。然而,若將大人對電腦的用途搬到小孩身上,那麼電腦對孩子來說等於是“垃圾”。

所以小孩對電腦的學習,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學會操作,但是小孩若是對電腦內的東西沒興趣,要讓他動起小指頭去按任何一個鍵,其困難度是很大的。如何讓小孩對學電腦有興趣呢?其實小孩學電腦語言或是一些指令只會扼殺他對電腦興趣,因為挫折感太大。所以要讓小孩對電腦有興趣,在一開始要讓他知道電腦內可以看到他有興趣的東西,喜歡車子的小男孩就讓他看能在電腦內看到車子,這樣他才會對電腦有興趣。如此自然就會想把電腦的每個功能學會,因為他們已經知道電腦的好處,千萬不要在小孩尚未培養對電腦的興趣時,就已經先對電腦產生了恐懼感。

電腦的學習只有個別的差異沒有性別之分其實每個小孩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一句話或學習方式是否適合他而影響到學習的進度,好動的小孩就先用較活潑的畫面吸引他,較安靜的小孩則利用電腦畫圖的功能吸引他,總之,以「投其所好」的方式帶領小朋友進入電腦的世界,才是學習電腦的方法。總之,學電腦與性向並無相關。

林晃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