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起步,輕鬆奪魁
  
   近年來由於各式教育法與教學法的推廣實施,致使一些隨勢而起的教育口號,像:「贏在起跑點」、「教育從0歲做起」﹒﹒﹒等被浮爛引用,固然,從好的角度看,著實帶動社會上年輕一代的父母,起而重視幼兒的教養問題,並讓孩子的童年生活更多元多彩;但相對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母與孩子亦不免提早感受到「學不完」與「來不及學」的焦慮與壓力。

  同樣的,在高科技與生活整合的持續進步與急速改變中,先不論電腦科技,這樣一個新興產物,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正負面影響孰優孰劣、孰多孰寡,它正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急速進入我們的生活,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模式已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面對二十一世紀的資訊化社會,我們都必須學習與科技共處,而教養一個二十一世紀的資訊社會兒童,「學電腦的啟蒙時間」更成了多數父母一致關心的話題。

   事實上,電腦並不同於一般的簡單教具或玩具,某些方面來說,它並非這麼容易操縱。如果我們認同孩子間存在著個別差異,相信就不致斤斤計較去論斷學電腦的確切「起跑時間」,反而應從孩子的認知能力、大小肌肉的發展與個別性向的差異來決定最適當的初次接觸電腦時機。

一、 認知能力的發展
孩子能夠「有意義的」操作電腦,在認知能力的發展上,至少必須達到以下幾種程度:
(一)能夠理解電腦與其周邊設備的名稱與意義
(二)能夠辨識鍵盤字鍵上數字、字母、符號等形體的不同
(三)能夠理解鍵盤字鍵上數字、字母、符號等所代表的意義
(四)能夠理解敲擊鍵盤字鍵與電腦運作或螢幕畫面轉換間的牽動關係
(五)能夠理解移動滑鼠與螢幕上滑鼠游標移動間的呼應關係
(六)能夠理解敲擊滑鼠與電腦運作或螢幕畫面轉換間的牽動關係
(七)能夠理解電腦軟體的呈現內容(至少在成年人的陪同指導下)
倘使孩子的認知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期待他能運用電腦,發展出更深廣的學
習成果,無異是「過度的期盼」與「不必要的壓力」。

二、 大小肌肉的發展
熟練的操作電腦,需要孩子大小肌肉與手眼協調等能力的配合;期待孩子的每個操作動作,都能造成電腦有意義的運作,在大小肌肉的發展上,至少必須具備如下幾種能力:
(一) 能夠準確的按到鍵盤上的字鍵
(二) 能夠有效的控制滑鼠移動的速度與範圍
(三) 能夠利用單一手指敲擊滑鼠的左右鍵
(四) 敲擊滑鼠左右鍵時,能夠控制滑鼠本身定位不動
(五) 能夠眼看螢幕,同時無誤的手控滑鼠或鍵盤方向鍵

   當孩子的大小肌肉發展還不能準確且隨心所欲的敲擊字鍵或移動滑鼠時,一切的電腦操控行為,都難免掉入一種讓孩子挫折、父母沮喪的「無效」親子互動模式。這時,唯有耐心等待孩子們的成熟,才是上上之策。

三、 個別性向的差異
每個孩子的天生個性與個別性向各不相同,對某樣事物有興趣的理由與起始
時間亦往往不一,探究與學習的積極度更有所不同。可確定的是,當孩子對
電腦這樣一個「玩具」毫無興趣,或需要「觀察而後動之」時,除非有計畫
的導引,否則,過分勉強與之接觸的結果,往往會是負面的;甚者,還會造
成一輩子的反感,而需要更多的「關注」才能讓運用電腦這件事再次變得輕
鬆有趣。

   總之,孩子在學習電腦的過程中,本身能力與性向的發展,會明顯的影響其學習成效;強迫孩子做一件超出能力範圍的事,就是揠苗助長;殘害的可能不只是學習上的不快,更可能嚴重傷害到孩子本身的自信心!再說,在人生這條無盡的學習跑道上,只要不在最起步的階段受創受挫無力繼續前行,或是前扑有勁、後繼無力的話,單以起跑的先後,論誰是最終的「贏家」,亦不免「言之過早」,不是嗎?

 

蔣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