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最可貴 傅佩榮
  達賴喇嘛在台灣弘法期間,有一次為信眾講解「菩提心」時,想到人間的苦難,不禁掩面而泣。根據媒體報導,現場許多信眾感受到他的慈悲心,也隨之落淚。單單就這一件事來看,達賴的台灣之行就值得大家肯定了。

  平常我們生活中所見、所想的是什麼?是種種不愉快的事,從工作條件、家庭親情、生命意義各方面,都會帶來困擾、壓力與痛苦。如果加上媒體、新聞令人心驚而層出不窮的資訊,我們很容易陷於迷惑與悲觀的心境,覺得自己尚且很難快樂,又怎麼會有關懷別人的慈悲心呢?

何謂慈悲心?

  慈悲心是什麼?它不是佛教所特有的觀念,而是人人內心都潛藏的一種能力,只是經常被忽略、被遺忘,以致無法發揮作用而已。譬如,希臘的悲劇作品在當時是「寓教於樂」的重要活動,那麼它的教育功能如何呢?依亞里斯多德所說,悲劇的目的在於引發觀眾的「憐憫與恐懼之情」 ,再予以洗滌心靈,使觀眾宛如得到類似心理治療的效果,可以重新振作其應有的生命活力。

  在此所謂的憐憫,並不只是同情劇中人物的不幸遭遇,好像自己可以置身事外似的。由於悲劇的真正主角是命運,而命運代表必然的、無情的事件將會一一發生,無論你怎麼努力都無法逃過它的算計。悲劇演員如此,現場觀眾又何嘗不然?

  因此,憐憫是有感於所有的人都難免於共同的命運,然後生出一種「命運共同體」的感受,覺得大家都在受苦,應該互相關懷與支援,又怎麼忍心繼續表現平日那種彼此勾心鬥角的行徑呢?觀賞悲劇之後,許多人悲從中來,淚流滿面,對於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新仇舊恨都不願再計較了。

認真面對內心情感

  文學所引發的情緒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的。若是只看實際人生的過程,我們也能恢復慈悲心嗎?在此,我們可以參考儒家的觀點。《論語•子張篇》記載了曾子的一句話,「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他引述孔子之言,意思是:「一般人沒有自己充分顯露真情的機會,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過世的時候吧!」父母過世,對一個人來說有如天崩地裂,迫使他認真面對自己的內心情感。這時想到的包括:人終究會離開此世的;沒有機會報答父母的深恩厚愛了;我對別人的恩恩怨怨也該化解了;往後應該調整自己做人處世的原則,多多行善助人,以免再讓九泉之下或天國之上的父母擔心了。

  儒家是一套哲學系統,要從一般人的生活經驗中找到重要的線索,由此建構起人生觀與價值觀。孔子在與弟子談到「三年之喪」時,也曾針對子女為父母守喪期間,心中所感覺的「安不安」來發揮他的哲理。這種真誠的情感只是第一步,接著還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廣到天下人身上。

  孟子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為論點,提醒我們對於別人的遭遇要有「不忍」的感受。不安與不忍,其實都來自「恕」字,就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或者「把自己當成別人來著想」 。我自己不願受到某種待遇,我就不要把這種待遇加在別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字訣,其基礎正是慈悲心啊!

從親疏遠近推己及人

  由此看來,無論是宗教(佛教)、文學(希臘悲劇)與哲學(儒家),對於人生的第一步啟發都是鼓勵人恢復一顆敏感易覺的心,要真誠體察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一方面,從最親近疼愛我們的父母想起,另一方面要想到天下所有的人都受到相同命運的安排。由近及遠都想通了,我們的「貪、嗔、痴」的念頭不是應該消弭於無形嗎?我們看到別人的不幸際遇,不是應該感同身受嗎?

  只要引發了慈悲心,我們就再也不願繼續製造惡業,不願以言語傷人,更不願以暴力侵犯別人了。達賴喇嘛為我們帶來的不只是佛法,也是我們重新覺察慈悲心的大好機會。只要大家領悟這一點,社會風氣就會走向溫柔敦厚了。

(轉載自泰山真愛家庭雙月刊 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