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眼識人 & 煉炭之炊 編輯室整理

智眼識人

  雪峰、巖頭、欽山,至吳山下,濯足澗側。欽山見菜葉而喜,指謂二人曰:「此山必有道人,可沿流尋之。」雪峰恚曰:「汝智眼太濁,他日如何辨人,彼不惜福如此,住山何為哉?」入山,果無名衲。(選自德育古鑑---奢儉類)

譯文:

  雪峰、巖頭、欽山三位禪師行腳至吳山下,在溪澗旁洗腳,欽山發現有菜葉順水流下,很高興地指給另外兩人看,並說:「這座山上一定有修行人,我們可以沿著河流去尋找!」雪峰生氣的說:「你智慧不夠看不清楚,將來如何分辨善知識的好壞,教導學生?這個人這麼不知惜福,就是隱居山中又能有什麼成就呢?」

  三人上山探訪,果然找不到有德行的修行人。

煉炭之炊

  唐乾符初,有朝士謂門僧聖剛曰:「凡以炭炊飯,先令燒熟,謂之煉炭。不然,猶有煙氣,難飧。」及被寇亂,昆仲數人與僧同竄。餓伏山莽中,得脫粟升許,手折生柴炊之。甫半熟,爭以杓就鍋而食,以為至味。僧笑曰:「此非煉炭所為。」朝士慚悔。(選自德育古鑑---奢儉類)

譯文:

  唐朝乾符初年,有一位當小官的讀書人對一位出家人聖剛說:「用木炭煮飯,要先把木柴燒成炭,等沒有煙了再煮飯,這樣煮出來的飯才好吃,這叫做『煉炭』。如果不這麼做,木柴會有煙,煮出來的飯有煙味,很難吃。」

  後來強盜作亂,這個讀書人和他的兄弟還有出家人一起逃難,幾個人餓著肚子躲在荒山草叢中,找到一些脫穀後零零落落掉下來的小米,他們迫不及待地去折山中還含有濕氣的樹枝當柴火來煮小米。才剛煮得半熟,讀書人和他的兄弟們就搶著拿杓子挖來吃,並且覺得那是天下最上等的美味。

  出家人聖剛笑著說:「這可不是煉炭煮出來的飯啊!」讀書人聽了之後既羞慚又懊悔。

《按語》

  為什麼雪峰禪師看到幾片菜葉子就知道山上沒有有德行的修行人,並斥責欽山禪師「智眼太濁」?因為他深知真正的修行人,是從「惜福」開始的。有些人因為性喜孤獨,不好與人來往,故住在深山裡;有些人則是喜好享受山林之樂,貪圖舒服而住在山中,這些人都不是為了要追求心靈的提升,故仍然會在乎飲食的好壞,但是真正的修行人既已隱居山林,以修行為生,就應超越物質,若仍將青菜的老葉去掉,講究飲食的享受,他想要提升心靈的慾望可能並不強烈,缺乏了精進修行的動力,成就自然不會太高。

  我們現在都生活在物質導向的世界中,以「物質」為我們離苦得樂的指標,事實上,決定快不快樂的關鍵是在「心靈」,而不是物質!就好像和幾個久未謀面的老友相聚很快樂,這快樂不是來自於大快朵頤、飽餐一頓,而是源於與老友的互相關懷;又如在困乏時,若因緣際會碰到一些真心協助我們的善良好人,內心也會無比的高興與感動,這情緒絕不會因時空變遷而淡化。人和人之間內心真誠的互動,帶來了真正的喜悅,這和熱天不開冷氣很痛苦,開了冷氣就很快樂的樂,是不能比較的。改善物質所帶來的快樂,偏向在身體感官之樂,會隨著無常變化而迅速消逝,但心靈所帶來的快樂,卻可在心識中恆久相續,永不枯竭,並可幫助我們面對逆境,激發我們利益他人的能量。這種境界並不是修行人才有,孔子的弟子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就是最好的典範。當我們了悟「快樂的根本是在內心」,我們也同時握有快樂之門的鑰匙了。

  「煉炭之炊」的公案,也正點明了這個主題。這位讀書人是一名小官,卻追求精緻飲食,忘了吃飯的目的是為填飽肚子,而填飽肚子的目的則是為了──充分善用自我的生命以達到自利利他的功效;如果一個人將吃飯的目的訂為享受,並以此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那麼他的生活重心勢必以物質為主,很難朝心靈提升的方向前進,對於百姓的民生疾苦則很難深入體會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現代文明的進步,解決了人類很多生活上的不便,是好事啊,我們對這位讀書人的批評,是否有違現代文明的發展?其實這個故事的目的不是要大家放棄物質、反物質,而是在提醒大家:不斷追求外在的物質,認為物質就可以讓我們「離苦得樂」,這是錯誤的想法。我們可以仔細觀察生命中的經驗:當一個人追求物質享受時,會投注許多金錢及心力,但得到的快樂卻只是一剎那,等到已經習慣於這種樂受時,喜悅之感即慢慢消褪,那時又會費盡心思再去追逐新的東西、新的目標,如此週而復始……一旦生活條件不得不下降,無法再往上追逐,甚至還要往下屈就時,那種匱乏的痛苦,會比擁有時的快樂加倍增長。這就是追求物質的真相,所以古時智者常會警惕後人:「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愜意。」

  人有福報時總是不知滿足、不知珍惜。就以「吃」來說好了,我們想盡種種花樣來滿足口腹之慾,但享受過後,很難再停留在原點,又會再想出些新花招來;今天原本有八分就覺得好吃了,明天就要十分才覺得好吃,再下次就得十二分才覺得滿足,「欲壑難填,永無止境」,不但無形中養成驕奢的習性,更將我們的福報「吃」掉了。當年印光大師看到有些人碗裡有飯粒沒吃乾淨,就勸大家:「我們有多少福報可以這樣浪費?雖然只是幾粒微不足道的米粒,但現在不珍惜,將來需要時,就沒有福報可以享用!」對佛法有很深修為的李炳南老居士也是一樣,他非常地節省,連洗腳水都留起來沖馬桶,他這麼做絕不是為了省錢,而是他很珍惜身邊所能擁有的一切,「惜福,將來才有福可享」,「省水,將來才有水可用」,眼前所省下來的水,看似只值幾毛錢,但當你迫切需要用水的時候,它就價值不斐了!所以,省水、省菜……絕不是為了省錢,實在是為了「省福」、「存福」啊!

  有些人會效學寺院的出家人,飯後用開水沖刷飯缽,將剩下的飯漬與油水喝下,如果我們能掌握住這行為背後的真正內涵,擴而大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儉約不浪費,那麼這麼做就更有意義了。惜福必須是全面性的,會惜福不是因為制度的規定,不是因為別人這麼做,所以我也必須這麼做,而是真正體會到惜福的重要,所以在任何時處都願意珍惜一切,慎用所有。平時我們若能養成這種觀念與習慣,珍惜福報、善用福報,當我們真正需要的時候,福報自然會現前,不會有缺乏的恐懼和痛苦。惜福習慣的養成其實並不困難,比如:我們平常外出用餐,所點的菜夠吃就好,不要為了面子點得比吃得多,最後倒掉了自己的福報;餐敘後,把剩菜帶回家,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等等。若能從自身小處做起,養成節省的習慣,進而影響他人,那麼儉樸節約,不以物質掛帥的社會風氣,始可逐漸養成。

  平常我們所關注的大多是食衣住行的流行風潮,較在意的是物質生活的享受,甚至於「爭靡鬥侈,無可翻新。」藉古鑑今,我們可以看清楚追求物質的真相,知道心靈的成長才是我們快樂的根源,如果我們願意校正生命的方向,我們也將逐漸領略心靈提升的喜悅。

(福智文教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