寐前自省&焚香謝天 編輯室整理
寐前自省

  范文正公嘗曰:「吾每夜就寢,必計一日奉養之費,及所為之事。若相稱,則熟寐;不然,終夜不能安枕,明日必求以稱之者。」勳名德業,卓越古今。(選自德育古鑑---奢儉類)

譯文:

  范仲淹曾經說:「我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會好好想一想,國家付給我每日的薪水,和我一天所做的事,兩樣比一比,相不相稱。如果相稱的話,就睡的很安心;如果不是這樣,整夜便無法安眠,第二天我一定努力去做到相稱,把它彌補過來。」所以,他的豐功偉業,德行卓著,超越了古今的許多名人。

焚香謝天

  胡九韶,金谿人,造詣潔修。家甚貧,課兒力耕,僅給衣食。每日晡時,焚香九頓首,謝天賜一日清福。妻笑曰:「一日三餐菜粥,何名清福?」九韶曰:「吾幸生太平之世,無兵禍。又幸一家骨肉不至飢寒。三幸榻無病人,獄無囚人。非清福而何?」(選自德育古鑑---奢儉類)

譯文:

  胡九韶是金谿地方的人,過著儉樸耕讀的生活。他的家境很貧困,一面教小朋友讀書,一面努力耕作,剛剛好可以衣食溫飽。每天黃昏時,他就到門口燒香,朝向天拜九拜,感謝老天爺賜給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說:「我們一天三餐只吃一點點米飯和一些野菜,怎麼談得上是享清福?」胡九韶說:「首先,我很慶幸生在太平時代,沒有戰爭兵禍。第二點慶幸的是,我們全家人都能有飯吃,有衣穿,不致於挨餓受凍。第三點值得慶幸的是,家裡床上沒有躺著生病的人,也沒有家人被關在監獄裡。能夠這麼平安的過日子,不是享清福是什麼?」

《按語》

  古代的中國人講到錢財就一定跟義結合在一起,如果對於金錢用度有正確的態度自然能節儉。一個人對於他的工作賺到的每一分錢,都能恭敬的來看待,以在公家機關他會想這是大眾的錢,他拿的每一分錢都能很恭敬從事,儉自然就能做到。所以像范文正公拿到俸祿,就會想到今天拿這份錢與我的努力付出是不是相當,這種內心踏實、俯仰無愧所得的安樂不是外在物質可以比擬的。而現代人如果工作上撈到一個好缺,上班可以喝茶看報紙便快樂的不得了,旁人還十分羨慕,甚至有些人在退休前還拼命把所有的假請完才肯罷休,因為他認為「請假是我的權利」,觀念與古代人很不一樣。其實佛法講因果是很公平的,沒有吃虧也沒有便宜可佔,所以如果我們每天上班八小時只花半個小時工作,七個半小時是在享用過去的福報,一旦福報享完,以後就苦哈哈了。

  現在每個人過得苦苦惱惱的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不滿足,胡九韶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當中處處都可以得到享受,他的享受不是從有沒有獲得金錢來看的,他可從生活中到處觀察到感覺很滿意很快樂的地方。胡九韶講第一個清福,「生在太平之世」沒有兵禍,光是這點就不容易,翻開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每個朝代幾乎都有戰爭,一旦發生戰亂,人的生命沒有保障,我們的上一代五、六十年前,都還曾經經歷過戰爭,但年紀老的人慢慢遺忘了,年紀輕的剛好沒有碰過,所以我們也不覺得我們活在太平之世有多好、有多可貴!沒有碰到戰爭體會不到戰爭的恐怖,在這世界上時時刻刻充滿著戰爭的威脅。我們生活的環境裡面,沒有戰爭就是人一生當中最大的快樂。從歷史上可以看到,人的一生很難得從出生到老死,都平平安安沒有碰過戰爭,這算是很幸運、很幸福的。

  第二慶幸全家沒有人餓肚子穿不暖,在台灣可能很難想像,比較窮的人也很少是餓死凍死的。其實只要來個天災人禍我們一生所擁有的幸福就泡湯了,付諸流水一切通通沒有了,那時候真的會飢寒交迫,沒得吃沒得穿。所以現在反觀自己還有什麼不滿意不滿足的呢?

  第三慶幸全家沒有病人都很健康,我們很難想像健康有什麼好?只要一個家庭裡面有一個人生了重病,像老年人得了中風,子孫要輪流處理他大小便,一家的快樂通通沒有了。還有像有人得了尿毒症,一個禮拜洗一次腎,全家生活在陰影當中,看著病人慢性的一天天接近死亡,全家人都沒有笑容了,只要有一個就夠了,全家人都沒有快樂。平常我們都不覺得自己有多幸福、多快樂,那是因為我們生活慣了不會感覺到它的好,人常在失去的時候才感覺擁有的可貴,一個聰明的人不要等到失去,趁我們還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它。

  對於「貧富」定義,可以純粹從外在客觀的金錢、物質來計量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從生活的苦樂來計算,例如有一種人錢不多但他這輩子很平安、很健康,也有人錢好多、好多但過得好苦,或者說他生活環境品質非常不好,表面上金錢物質很多,但生活的品質其實不那麼好的。第三類是心靈的貧富,少欲知足的人不用往外去追求富貴,而是心靈得到喜悅,得到更多的喜悅,外求就會更少。現在這個世界習慣以外在客觀的財物來衡量貧富,實在是錯誤虛幻的數字計算方法,如果去檢查看看我們生活是不是真正快樂,有沒有覺得很痛苦的地方,這是追求金錢所無法解決的問題,累積財富不一定就能累積到快樂,看到這一點我們要對苦樂認真下功夫去觀察才能改變我們生活的態度。如果我們從生活中處處能找到值得欣慰的地方,自然不會需要找更多的錢財把它儲存起來。

(福智文教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