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飢賬民&論事害民 編輯室
憫飢賬民

  韓韶,字仲黃,為贏長。賊聞其賢,相戒不入境。

  餘縣多被寇盜,廢農桑。流民入韶縣界,韶憫其飢困,開倉賑之,所廩贍萬餘戶。主者爭謂不可,韶曰:「長活溝壑之人,而以此獲罪,含笑入地矣!」

  太守素知韶名德,竟無所坐。李膺、陳實等立碑頌焉。(選自德育古鑑---救濟類上)

譯文:  

  韓韶,字仲黃,官拜縣長,為人非常賢明,遠近皆知,即使是盜賊也有感於他的賢德,互相告誡不要去他管轄的地方犯案。  

  當時盜寇猖獗,鄰近的縣份因為多半被強盜劫掠,農事均廢,百姓沒有糧食可吃,所以逐漸流竄到韓韶的縣轄。韓韶憐憫百姓們的飢餓困苦,就自行下令打開官府的米倉予以救濟,前前後後總共救濟一萬多戶人家;負責管理米倉的人曾勸韓韶不要這麼做,韓韶卻說:「能將那些瀕臨死亡的人救活過來,是件好事啊!如果因為這樣做而被判罪的話,我也可以含笑而死了!」  

  當地的太守向來知道韓韶的德行操守,並沒有將這件事上報判罪。後來地方上的仕紳李膺與陳實等人,也立了一座功德碑,記載韓韶的事蹟供百姓歌頌效法。

論事害民

  林機,淳熙初為給事中。
  司農少卿王曉,嘗平旦訪之,尚在省。其妻,曉姪女也,垂淚而訴曰:「林氏滅矣!」曉驚問故。

  曰:「天將曉,夢朱衣人持天符來。言上帝有敕,林機論事害民,特令滅門。悸而寤,猶彷彿在目也。」
  曉慰以夢未足憑,無為深戚。因留食,待林歸。

  從容叩近日所論奏,林曰:「蜀郡以部內旱歉,乞撥米十萬石賑贍。尋有旨如其請。機以為米數太多,蜀道不易致,當酌實而後與,故封還敕黃。上諭宰相云:『西川往復萬里,更復待報,恐於事無及,姑與其半可也。』只此一事耳。」曉顰蹙而去。

  未幾,林以病歸,至福州卒。有三子,繼踵而亡。遂絕。(選自德育古鑑---救濟類上)

譯文:  

  林機,在宋孝宗朝中任職「給事中」(中樞省掌管財務會計者)。  

  有天早上,司農少卿王曉來拜訪他,當時林機因為上早朝還沒有回家,林機的夫人,也就是王曉的姪女,就流著眼淚對王曉哭訴:「我們林家快要滅門了!」王曉很驚訝的問她是怎麼回事?  

  林夫人說:「天快亮的時候,我夢見一個紅衣人,手上拿著天符跟我說:『林機因為在議論國事的時候,傷害到百姓的性命,所以上帝飭令要讓林氏滅門。』我因驚嚇就醒過來了!但是這個夢彷彿還在眼前呢!」  

  王曉安慰林夫人說:「夢都是假的,不值得採信,不要再為這件事情擔憂了。」林夫人便留王曉用餐,等林機回來。  

  待林機返家,王曉就如平常一樣地問他:最近討論的國家大事以及上呈奏書的內容是些什麼?  

  林機回答說:「最近四川乾旱,沒有收成,所以奏請皇上能撥十萬石的米去救濟他們。皇上也同意了,不過我又顧慮到,十萬石米數量太多,蜀道又非常難走,最好是先把實情調查清楚了之後再依實際狀況撥給,所以加註了這個意見再呈送給皇上看。後來皇上對宰相說:『從此地到四川,來回萬里路,如果派人先調查清楚了再將米運送過去,恐怕到那個時候就來不及了,不如就先給他們一半好了!』就只有這一件事情罷了!」
  王曉聽了之後,皺著眉頭離去。  

  沒多久,林機就因為生病回歸故里,才走到福州就過世了,他的三個兒子也相繼病死,子嗣斷絕,沒有後代。

《 按語 》  

  中國古代讀書人的目標志在求取功名,以為眾人服務,所以「得志,則加(惠)於民,不得志,則修身見於世。」凡有所為,皆是以利益百姓為出發點,如果為官者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確實遵照聖賢的教導去做,那麼整個國家、百姓都將因此而受惠。反之,如果忘失初衷,把持不住正確的理念、方向,丟掉自己生命事小,更會傷及許多無辜百姓,韓韶與林機這兩個例子就是很好的明證。  

  韓韶與林機面對同樣的賑災問題,兩人都很認真負責地去處理,但若從外在的行為(依法行政)來看,韓韶私自打開官倉救濟災民,是有違法令的事;而林機為國家財政把關,提醒朝廷應「酌實而後與」,是為政府著想,應該沒有錯。但是他們兩人的結果卻迥然不同,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有沒有把握住正確的動機與方向!  

  韓韶為政賢明,因為憐憫外地百姓的飢餓與困苦,所以私自打開官倉救濟災民,雖然他的部署勸他不要這麼做,可是他還是執意去做了,他說:「能將那些瀕臨死亡的百姓救活,就算因此而獲罪,我也會含笑而死。」他的動機完全是以百姓的飢苦為考量,將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並且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心意,這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情操,使得後來不但太守沒有責罰他,地方百姓還為他建立功德碑,以供後人歌頌紀念。  

  反觀林機,當百姓迫切等待救濟的時候,他考慮的卻是「救濟的數量會不會太多了?」當然,因為他掌管財政,必須為朝廷的歲收把關,但是在人命關天的當下,他所執取的卻仍然是他的職責、政績,而不是百姓的性命,並且還以「蜀道不易」為堂皇之理,建議皇上「酌實而後與」,這似乎已經違背了當「父母官」的原則。好在淳熙皇上還是撥了一半(五萬石)的米去救濟,但是對百姓來說已經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了。林機由於內心的過度理智,缺乏代人著想的悲心,結果落得抱病回歸故里,甚至絕後的下場。這其中的輕重緩急、因緣果報的微妙關聯,若不深細咀嚼,實難領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說每一句話或是要做每一件事前,也應該時常檢查一下自己的「動機」。除了從與自己的習性相應的角度來看,是順著我們習慣所說出來的藉口?還是真心的替他人著想?也應該從與自己習慣相反的角度來看,是否符合我們生命的宗旨?我們需要從多方面的檢查自己的動機,才可以讓我們內心的抉擇點取得一個均衡,否則會在不知不覺中犯下許多錯誤而不自知。例如:當我們拒絕向路邊的小販購買玉蘭花時,我們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麼?是認為他們不顧生命的危險,穿梭在車陣中兜售玉蘭花的行為很危險,而且會造成交通混亂,因為這種行為不值得鼓勵而不去買它?還是內心本來就不願意買,卻找到與自己習慣相應的理由來作藉口呢?如果我們不認真的檢查自己的動機,道理反而成為掩飾我們習慣的最佳工具,表面上是稟公處理,考量大局,實際上卻是自私無比。    

  目前的社會傾向於學習如何增進物質生活的理論與技巧,而疏於了解古代聖賢待人處世等心靈成長方面的觀念與技巧,這種偏於追求物質生活享樂的結果,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來愈薄弱,當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時,往往也就束手無策,不知道要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要改變這種現象,可以多看看古代聖賢的處理方法,學習古人的經驗,在自己的生活中「歷事練心」,從而建立立身處世的標準,這才是指導我們生活最大的保障。

(福智文教基金會提供)